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大家关注 > 正文
    购物车
    0

    厚植生态优势 打造绿色兴化

    信息发布者:吴桂祥
    2017-12-17 18:03:26    来源:兴化日报   转载

    我市坚持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积极实施“工业强市、生态立市、人文兴市”三大战略,大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江苏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呈现出经济快速增长、污染持续下降、城乡环境不断改善的良好态势。

    坚持问题导向 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开展生态系列创建活动。33个乡镇建成省级以上生态乡镇,李中、缸顾等8个乡镇荣获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泰州市级以上生态村实现全覆盖,兴化经济开发区建成省级经济开发区,启动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以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为目标,深入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水环境整治、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2011年以来,累计投入治理资金3.6亿元,建成三星级康居示范村12个、二星级174个、一星级582个,实现了村庄环境整治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的目标。大力实施造绿工程,努力增加林地资源总量,提高林地资源质量。城区先后实施了古城墙公园、拱极台公园、兴化大道南延、英武路等大型绿化项目,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绿地率37.05%。2006-2013年连续8年被评为省绿化造林先进市(县)。

    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2012年以来,先后投入6.5亿元,实施了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乡镇通过BOT或自建方式,新建了30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100%;城区在城南生活污水处理厂接近满负荷运行的情况下,2013年启动实施二期工程和城东污水处理厂建设,现均已投入试运行。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库容为78.6万立方米的无害化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新建了23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全市“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体系基本形成。投资4亿元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在实施。切实抓好城乡医疗机构“两废”规范化处置工作,投资320多万元新建了30套医疗废水处理设施,落实了医疗废弃物规范化处置单位,并延伸至社区(村)卫生室。

    严格执法铁腕查处违法行为。2013年以来,按照“多还老账,不欠新账”的要求,重点围绕不锈钢、脱水蔬菜加工、化工、铅酸蓄电池、“十五小”等重点行业及危废非法转移等突出环境问题,对全市500多家企业实行了限期整改,依法关闭了同新化工、新艺达化工、宏发化工等一批不法排污企业和非法生产经营户。2015年,有3起危险废弃物非法处置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戴南镇突出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省环保厅解除了戴南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暂停审批。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实行新建项目审批问责制,2012年以来,全市拒批重污染项目51个,投资规模达73.77亿元。

    综合整治优化生态环境质量。一是实施水环境保护工程。投资5亿元启动城市防洪“一号工程”,共建设防洪堤(墙)近50公里、防洪闸站39座,告别城区不设防的历史。同步实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截污工程,总投资7900万元,建设污水收集管网63.5公里,建成污水提升泵站5座。全市区域供水实现全覆盖,建成二水厂、兴化、戴南、兴东、缸顾5座区域性水厂,共铺设区域供水管网678.2公里,关闭乡镇小型水厂70多家,实现了城乡同质供水。二是实施大气治理工程。将城区规划区和经济开发区全面纳入清洁能源区范围,严格控制新上燃煤锅炉,对生态红线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开发区等三大重点区域内10蒸吨/小时及以下的燃煤锅炉实现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或淘汰。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对城区所有餐饮单位油烟污染问题进行集中整治。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城区100%的出租车和60%的公交车改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全市加油站、储油库油气回收改造完成率均达到100%,机动车环保检测率和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发放率均超过90%。加大农作物秸秆“双禁”力度,自2012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农作物秸秆全面禁烧禁抛。三是实施污染减排工程。对所有新建项目进行总量平衡,严格控制污染物新增量。对污染较大、扰民严重、难以治理的工业企业逐步实施关停。2014年,兴化市热电有限公司、江苏兴达钢帘线公司热电厂投入资金5000万元实施脱硫、脱硝、除尘提标改造工程,达到火电行业特别限值排放标准。“十二五”期间,上级下达的减排任务均圆满完成,为全市的可持续发展腾出了环境容量。

    坚持打造亮点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突出红线保护,着力在生态环境修复上做文章。我市划入生态红线区域面积521.88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21.8%。严格按照生态红线区域分类管控要求,制定分年度管控计划,划定保护区域边界标志,加强区域环境监管。制定“飞地”招商政策,鼓励纳入生态红线区域乡镇招引的重大项目“飞地”落户重点园区。突出抓好西北部重要湖荡湿地保护区生态修复工作,委托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编制了《里下河(兴化)湖泊湖荡退圩还湖专项规划》,启动创建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全面实施得胜湖、平旺湖、大纵湖、徐马荒生态修复工程,力争使整个区域生态环境逐步恢复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兴化西北部湖荡的自然地貌和生态水平。

    立足资源优势,着力在开发生态文化旅游上求突破。大力发掘优质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建成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组织修编全市旅游总体规划,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三位一体”深度策划千垛景区—平旺湖—李中水上森林融合发展。千垛菜花旅游节旅游人数和收入逐年创新高,获评长三角优秀自驾游目的地,千垛景区获评“省级水利风景区”;李中水上森林获“里下河水上森林湿地公园”称号。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2家,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4个、三星级乡村旅游点1个。2014年5月,垛田传统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围绕产业特色,着力在发展生态农业上树标杆。建设百万亩粮食高产增效生产区、百万亩水乡生态涵养区和百万亩生态健康养殖区,全面升级兴化农业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2013年10月,8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顺利通过部省联合验收,成为江苏最大“绿色粮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粮食产业园、龙香芋产业园等39个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荣获“中国果蔬脱水加工第一县”称号,建成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目前,全市“三品”基地面积占耕地比重超过85%,356个农产品通过“三品”认证,兴化香葱、兴化大米、兴化红皮小麦、兴化大闸蟹、兴化大青虾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着力打造品牌食品产业链,先后招引了五得利面粉、华东可可、伽力森主食、安井食品等一批知名企业,形成品牌食品集聚效应,为兴化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健康食品产业园提供了重要支撑。

    亮点纷呈

    区域环境质量取得明显改善。全市空气环境优 良天数比例77.3%,提高7%;PM2.5 浓度47 微克/立 方米,下降16%;地表水省控断面水质优于Ⅲ类(三 类)标准比例91.7%;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 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削减 4.1%、3.5%、5.0%、10.5%, 区域环境质量总体好于周边县市。

    生态文明建设和制度创新取得明显突破。建成 省级生态市,辖区内所有乡镇建成省级以上生态乡 镇,8个乡镇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开发区建成 省级生态工业园区,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通过 专家评审。颁布实施《兴化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2016-2020)》《兴化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 划》。在全国率先出台生态红线保护区域乡镇差别 化考核办法,得到上级充分肯定。

    污染防治和环境执法监管取得明显成效。累计 上争中央、省级环保资金5000多万元,完成13项水 污染物减排重点工程任务,建成14套港口岸电系统 工程。全面划定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三区”,完成637 家禁养区内养殖场(户)关停任务。严厉打击各类环 境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共清理整治环保违法违规建 设项目2032个,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42起。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